2025年11月10日晚,一堂别开生面的“AI短视频制作”课程在南宁公益“技能夜校”生动开展。本次课程由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,江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,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承办,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前沿,面向广大市民提供公益性技能提升服务,吸引了众多学员踊跃参与。

当晚19:30-21:30,课程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顺利开展。课程由长期扎根教学一线的邹洋老师担任主讲,凭借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为学员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、形式新颖的AI技术体验。江南区人社局工作人员到场观摩,中央电视台记者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记录,并对学员进行了现场采访。

邹洋老师凭借其将智能工具与教学全流程深度融合的核心优势,构建了以学员为中心的高效教学体系。课程围绕“人工智能简介、视频生成技术、文生视频、图生视频”四大模块,搭建了从理论认知到实操应用的完整学习框架。邹洋老师通过“理论拆解+案例演示+实时实操”的教学模式,将复杂的AI技术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,并针对文生视频的提示词设计、图生视频的素材优化等关键技巧进行手把手指导。学员们专注记录要点,积极同步操作,课堂互动频繁,学习热情高涨。

“希望通过学习掌握新技能,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增加筹码。”一位学员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。学员们普遍反映,课程内容“干货满满”,从AI工具的基础操作到短视频的创意生成,每个知识点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。通过实时实操,学员们不仅快速掌握了核心技巧,更打破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畏惧心理。不少学员在课堂上就成功生成了自己的首条AI短视频作品,纷纷展示交流,收获满满的成就感。

邹洋老师在课后采访中结合行业趋势分析指出,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,短视频以其轻松快捷、贴近生活的特性,精准匹配了用户碎片化、个性化的内容消费需求,抖音、快手等平台的用户规模持续攀升充分印证了这一市场潜力。“未来短视频行业将向内容精品化、需求多元化方向升级,而AI技术的介入正为行业发展注入革命性动力,其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,推动着生产模式与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。”邹老师强调,南宁公益性“技能夜校”的价值就在于搭建技术普及的桥梁,让更多人接触并掌握前沿技能,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。


南宁公益性“技能夜校”作为当地人社部门践行民生服务理念的重要举措,聚焦人工智能、数字技能等热门领域开设课程,有效实现了“工作学习两不误”的技能提升目标。此次AI短视频制作课程的成功举办,不仅为学员提供了实用技能培训,更彰显了政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成效,为区域人才技能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一审一校 | 颜倩英、 邹洋
二审二校 | 覃寒冰
三审三校 | 雷敏


微信公众号
职业培训报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