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工业技师学院(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)创建于1978年,隶属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,校园占地面积122亩,校舍建筑面积11.74万平方米,学院在中国—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新建占地面927亩的新校区,新校区建设项目(一期)计划2025年9月正式投入办学。
学院固定资产总值3.36亿元,现有在校生1.2万人,教职工535人,其中专任教师436人(正高级职称12人、副高级职称132人、双师型教师213人)。拥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,全国技术能手2人,广西工匠1人,广西技术能手27人,全区技工院校专业(学科)带头人30人,形成了教学名师领衔、技术能手聚集的专业教学团队。
学院设有石化技术系、机械技术系、汽车技术系、电气技术系、信息商贸系、现代服务系和通用职业能力教育中心等7个教学机构,开设了石油化工、有色金属冶炼、机械加工、电气机电技术、信息技术、商贸物流六大专业群共39 个专业。拥有国家和自治区级示范、重点专业9个,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6个,广西优质专业3个,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品牌专业2个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9个(国家级5个、自治区级4个),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师培训基地1个,自治区示范、特色专业实训基地10个,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(国家级3个、自治区级3个)。拥有世界技能大赛项目广西集训基地3个(电气装置、化学实验室技术、机电一体化)。建立有国家技能鉴定所,是广西第一批院校职业等级认定试点机构、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机构、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站点和南宁市安全生产培训备案机构,可开展106个职业(工种)和41个专项职业能力项目的技能培训与鉴定,年均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达到1.5万人以上。
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是首府南宁办学规模最大、产业特色鲜明、教学质量一流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,是我国石化行业职业教育石化专业群在校生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,是全国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(铝、铜、锡、镍)冶炼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。学院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,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,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,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院校,首批全国技工院校班主任岗位培训基地,首批全国“一带一路”技能筑梦师资培训中心、培训基地,广西五星级中等职业学校,广西千亿元产业和北部湾经济区技能人才培养重要基地,广西首批新型学徒制试点院校和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,自治区技能扶贫重点技工院校等;获得全国文明单位、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、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、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、自治区职业院校“三全育人”典型学校示范校、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中职学校(A类)、广西技工教育科研实验学校、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、广西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,成为广西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示范、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典型、主动服务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特色创新的排头兵。
建校以来,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5万多名毕业生,绝大部分在广西区内“14+10”千亿元产业如石化、有色金属、冶金、汽车、制造业、电子信息等企业就业,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广西工业产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、为全国和全区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2025年2月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