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升教职工应急救护能力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4月30日上午,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联合金阳社区、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在信息楼301室举办“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”心肺复苏(CPR)培训。广西红十字会资深讲师罗嘉敏担任主讲,近130名教师参与了理论学习与实操演练,在“黄金4分钟”急救知识普及中强化生命守护意识。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副院长王晓萍、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主任彭韵、金阳社区书记胡玉清出席培训活动。广西工业技师学院保卫科副科长张登祥主持活动。
理论课堂:从"黄金4分钟"到校园应急场景
罗嘉敏讲师直观展现心肺复苏在突发心脏骤停抢救中的关键作用,系统讲解了急救响应流程:快速判断现场安全、确认患者意识与呼吸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、实施CPR操作并配合AED(自动体外除颤仪)使用。
针对常见急症,如学生运动突发意外、异物梗阻等,罗嘉敏讲师详细演示了胸外按压定位(两乳头连线中点)、按压深度(5-6cm)、频率(100-120次/分钟)等核心技术要点,并特别强调“及时呼救、有效按压、正确通气”的操作三要素。理论培训后,参训教师通过手机扫码完成即时理论考核,进一步筑牢知识基础。
实操现场:模拟人旁的"生命接力"训练
在实践操作环节,130名教师分为8个小组,围绕模拟人设备展开沉浸式实操。各小组指导老师现场演示“判断-按压-除颤-复原体位”的完整流程。教师们轮流进行胸外按压实操,讲师团队逐一纠正按压角度、手臂发力方式等细节,确保“按压到位、节奏正确”。
“双手重叠、手指翘起、用髋关节带动上身发力......”在AED模拟操作区,教师们学习电极片粘贴位置(右锁骨下、左乳头外侧)和设备使用流程,深刻体会“CPR与AED配合使用”的重要性。广西工业技师学院通教中心李老师表示:“以前觉得急救技能很遥远,现在亲手操作才知道每个动作都关系到生命安危,这种培训太有必要了。”
此次培训通过“理论学习+实操考核”,有效提升了教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,为建设安全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一审一校 | 梁协
二审二校 | 张登祥
三审三校 | 王晓萍